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(2/3)

作者:关关公子
万贵妃跪在地上低着头,迟疑许久:

“曹都督,想来没这个胆子...”

“他有什么不敢?朕亲封的宣扶使说打就打,朕赦免的人说杀就杀,连下四道圣旨都不回来,他留在江南能做甚?城一破还不是跟着康王一起跑,朕也没见他力挽狂澜....”

万贵妃没有再说话,只是默然垂首。她明显察觉了今天的不同,赵诘并非大发雷霆,而是在害怕,被太后的话吓到了。

“写了封信,嘴上说的头头是道,也没见他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,一场叛乱罢了,朕只是被朝臣欺瞒,又不是平不了,把童贯给朕叫来....”

......

赵诘经过太后一番敲打,似乎确实有所警醒。

翌日的朝会之上,赵诘一反常态的雷厉风行,撤销江南造作局、停运已有二十年历史的花石纲,收回朱勔的封赏,罢免其父官职,以平息民怨,瓦解叛军斗志。

另一面,派童贯任江、淮、荆、浙等路宣抚使,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,调集京畿的禁军及辛熙河、泾源、环庆、鄜延、秦凤、河东等路兵马共计十五万,南下镇压起义。这些地方的兵马皆是大宋主力军队,由成名已久的将领统帅,绝非江南的老爷兵,直至此时,大宋积蓄两百年的力量,才真正展现出来。

这个举措,可谓是深的人心,不少老臣泣不成声,大呼‘苍天开眼’或者‘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’,而王黼蔡京等人也都收了声,老老实实的去执行,毕竟这次篓子捅的太大了。

出师之前,赵诘亲自为童贯饯行。

席间,赵诘待诸多将领和委任的官员离开后,才带着童贯,来到了偏殿之内。

赵诘脸色已经没了怒容,亲自倒了杯茶,递给了身着紫袍的童贯手上:

“童贯,此次平息叛乱,一定要打的漂亮。把方腊给朕带回京城,朕要亲眼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圣人转世,看看他凭什么把江南搅得乌烟瘴气。”

童贯也是宦官,不过与薛九全、梁师成这样天差地别。体貌魁梧,腮下胡须如钢针,皮骨坚硬如铁,算得上一名猛将。

听闻赵诘的话,童贯躬身接过茶杯,沉声道:“下官必然亲手将方腊贼子带回京城,圣上放心即可。”

赵诘点了点头,背着手渡步几圈,欲言又止。

童贯善于察言观色,上前一步:

“陛下可还有交代?”

赵诘想了想,坐在了软榻上:“联金伐辽的日子近在眼前,不过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