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60章 姚远的专机(2/5)

作者:遥远
不再多说什么,转身下飞机。

寻求生产第二架安-225不现实,但是小一圈的安-124是不难的,据姚远调查,飞机制造厂的厂房里就有三架正在建造,因为苏联解体经费断裂停工。

和安-225相比,安-124小一圈,但是,千万别以为是小飞机,安-124是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二大战略运输机,比美国最大的-5战略运输机都要大一些。

瑞士超级航空货运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发展之后,实现每个月上百万美元的盈利,最关键的就是因为这家公司有一支由十几架安-124战略运输机组成的货运机队。

没有什么是他们运不了的,他们可以接受的货运规格几乎不受限制,而且一口气能飞上万公里。

姚远太清楚华夏航空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了,他绝不可能坐看自己国家这块市场被国外的航空货运公司占据。

他图谋的不仅仅是飞机本身,作为技术狂人,他看重的是飞机本身的技术。一想到因为他的原因,华夏能够提前二十年研制出大飞机,他就激动得不行,恨不得把整个安东诺夫设计局搬空。

上校团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上打了报告,让他诧异的是,上级迅速批准了,命令到了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,同时到的还有拨款……

苏联时期都没有过的效率活生生地上演了。

如果上校团长知道苏望亭为了维护基辅的关系投入了多少,他就不会觉得奇怪了。

清楚历史轨迹的姚远颇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之感,错过了这段相对混乱的时期,想要再接触这些先进的空中巨兽就非常难了,更别说技术了。

另一个时空里,为了获得国产大飞机使用的大型航空发动机,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和代价,而现在,只需要一些钱,就可以一车皮一车皮地把技术图纸拉回去。

豪尔梅斯基知道老板主意已定了,便不对所有的安-124抱有希望,至于那些伊尔-76,他是不太看得上的。

想了想,豪尔梅斯基向姚远提出了第二个方案,他小心翼翼地请示道,“老板,我想从麦道和波音订购一批飞机,一部分全货机,一部分客机。”

姚远沿着滑行道往前走,阅兵一样审阅着整整齐齐停在停机位上的庞然大物们,这些苏联人搞出来的战争巨兽,能够一次性往欧洲脑袋上扔下一个重装集团军,是过去数十年里北约国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如今,全都成了无主的可怜钢铁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