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634章 姚远的观点(2/3)

作者:遥远
是的,我们考虑到了。”周梁也很冷静。

只有投入没有产出,那就都是虚的。

马上要成为同事了,虽然不是一个地区的,有些话姚远就不会藏着掖着了,以前是企业家,一些话他不好说,现在可以说了。

姚远沉声说,“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,这是必然的,可是一个地区如果单靠一个大企业来带动,产业结构上是不健康的。如何围绕大企业打造产业链非常关键。”

周梁和杨胜下意识地坐直了腰板,姚远要说的都是干货。

姚远说,“比方说方向机械,涉及机械制造的全领域,大到船舶小到摩托车,从港口机械到螺丝刀,可以说是一个托拉斯型机械集团。那么,单靠一个方向临港工业园就能完全发挥出这家公司的影响了吗?”

他顿了顿,“我看是不足的,是不是可以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?在本地区形成一个囊括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。这样一来是可以起到以一带十甚至带百的作用的。”

“还有一个下岗职工安置问题,说白了就是就业率的问题。因为各种原因,国营企业倒闭了,把大量职工推向社会,社会的接纳能力又有限,老话说,开源节流,开源是排在前面的。想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。”

“周市长,杨主任,开发区提出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进行升级,我对这个提法是持保留意见的。”

周梁很意外,不解道,“姚先生,你是重视技术的,你还是西工大的高才生。一些国营厂的生产技术落后了,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,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,提高产品质量,这是好事。”

杨胜同样不解,因为姚远是出了名的重视技术的企业家,他搞的春风科学院都快比肩欧洲一些国家的所有研究机构了。

姚远摇头说,“两码事,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并不冲突,也不是一码事。还是就业岗位问题。就说纺织厂,引进了日本设备和技术,一千多号职工就要淘汰掉三分之二,因为新设备用不了那么多人。”

他摊手说,“那怎么办呢?把这些人留下来还是推向社会?留下来的话,技术升级就失去意义了,先进生产设备必定会让人力成本下降,这是毋庸置疑的,如果推向社会,又增加了就业压力。”

“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,西方人一个人干的活,我们可以用十个人来干,而且成本更低。永安集团的主营业务是服装,目前已经成功打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